首页 宫观介绍 住持介绍 文昌文化 常州八景 道观快讯 道观渊源 道教典籍 道教礼仪 道教修持 文学艺术 联系我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2014-04-01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
    这一段时间,道教经过分化与改革,从早期道教那种比较原始的状态发展为有相对完整的经典、教义、戒律、科仪和教会组织的成熟宗教,并由早期民间宗教团体逐渐转变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
   (一)低谷中的曹魏道教
曹魏时,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自汉中北迁,到达曹魏本土,即今河南、河北一带。曹操、曹丕鉴于黄巾起义,害怕农民起义者利用宗教组织起来进行革命,便对早期道教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方面进行限制或镇压:另一方面又进行利用或改造。曹操将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一些神仙方士,如左慈、甘始、郤俭等,召集到身边,即可以谋求养生方术以延年,又可以防止他们鼓动老百姓造反。因此,这是有很多门阀士族加入道教,遂促使道教发生了分化。从曹魏时期开始,道教逐渐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层次。随着五斗米道在门阀士族中的逐渐传播,其地位日益提高。是故,人们逐渐改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
  魏晋时期天师道乃保留了早期五斗米道的一些宗教内容,但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某种混乱局面,如:因原有的组织系统随北迁而解散,祭酒们便各自为政,人人称教,各奉异法,祭酒职务的拜署也各自设置,造成道官制度的混乱,许多祭酒和道民不守教戒,等等。
 (二)崛起中的东晋道教
    至东晋,道教逐渐从低谷中崛起。其表现之一是,道教的神仙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并初成体系。这以倡导神仙道教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为标志。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他一生著述不辍,养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终老。葛洪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抱朴子》一书。全书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祛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葛洪《抱朴子•内篇》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又继承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所举仙经神符,多达282种。“总的来说,《抱朴子•内篇》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有多种方术的包罗万象的重要著作。”(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序言》)该书充实和发展了神仙道教的学说,促使道教转向以追求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在道教思想教义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抱朴子•内篇》的问世,标志着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上层神仙道教勃兴的开始。
    表现之二是,继葛洪之后,又出现了传授经系而形成的上清、灵宝、三皇等道教经箓派。
    上清派是东晋中叶崇奉和传授上清经系而形成的道派。《上清经》系是由魏华存(252-334)创始,它的问世是杨義(330-387)、许谧(?-376)、许翙继葛洪之后对神仙道教的又一次改革和发展,它为道教茅山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清派其修行理论认为人身中各部位均有真身镇守,修道者思神服气、叩齿洇液、固精安神,辅以诵经念咒,便可以保脏腑,外祛灾邪,飞升成仙。灵宝派是与上清派大体同时出现的以信奉和传授《灵宝经》系而形成的道派。《灵宝经》系是由葛巢甫(葛洪族孙)传世的,其主要经书为《元始无量度人经》灵宝派重视符箓科教和斋戒仪轨,注重劝善度人,宣称“普度一切人”。灵宝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了天师道和上清派的长处,使它的宗教活动较能吸引群众,成为晋末宋初很有社会影响的大道派。后衍变为阁皂宗。三皇派是崇奉和传授《三皇经》系而形成的道派。《三皇经》系是由西晋鲍靓传《三皇经》至东晋而显于世的。三皇派较前两派影响小。
    魏晋时期,除上述葛洪金丹派神仙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外,还有李家道。帛家道、于君道等较有影响的道派。另外,显于后世的楼观道、龙虎宗、净明派,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
   (三)成熟中的南北朝道教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出现了众多的道教改革家、理论家,经过他们的努力,使道教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是道教日趋成熟的时代。
    在北朝,对北方天师道(五斗米道)进行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北魏的著名道士寇谦之(365-448年)。据《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少修张鲁之术”,为五斗米道教徒,后又师成公兴,随其入蒿山修炼,隐居石室,服食采药。至神瑞二年(415年),感太上降临山顶,授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命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使道教“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是时,诵习道经,亦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时用音乐伴奏。经过寇谦之改革后的北方天师道被称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其传播广泛,并一度成为北朝的国教。
    继寇谦之之后,南朝刘宋时,又有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77年)对南方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陆修静自少修习儒学,爱好词章,年长时弃家人如云梦山隐居修道。宋明帝时(465-472年)他将搜集的道书(其中有上清、灵宝、三皇各派的经典)加以整理甄别,鉴定其中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泰始七年(471年)又撰定《三洞经书目录》,成为我国最早的道教经书总目,奠定了后世纂修《道藏》的基础。他还在总结自天师道以来原有的各种斋仪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道教的斋醮仪范,以适应道教发展的需要。陆修静编著有关斋醮仪范的著作多达100余卷,基本上完成了道教的科仪。著述中,继承了早期天师道(五斗米道)三元日祭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的仪式,对上清派、天师道等道派的斋醮制度作了明确的叙述和规定,使这些仪式中的祝香、奏启、请事、礼谢、愿念等都统一起来。此外,陆修静还就组织制度方面对天师道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方案,如:进一步健全“三会日”制度;建立和健全道官祭酒依功受箓和按级晋升制度;始创服饰规范,等等。经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天师道被称为南天师道。
    稍后于陆修静对道教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南朝改革的集大成者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年),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陆修静门徒孙游岳的弟子。他中年隐居修道于茅山,着手弘扬上清经法。除广泛搜集整理上清经外,又撰写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著有《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重要道书。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神仙信仰体系。晋代、刘宋以来,到茅山修道的人很多,但并未把茅山发展成为上清派的基地。陶弘景居茅山后,开设道馆,招收徒弟,弘扬上清经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传教基地,并形成了茅山宗。该宗特点是以上清经箓为主,兼收并蓄各派道法及儒释思想。陶弘景所开创的茅山宗,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观名称:常州市道教将军观; 联系电话:0519-88706539;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

道教之音 苏ICP备14016537号
Copyright(c) 2021 Chinese JiangJu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